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特色小镇总体规划(2018—2021年)》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3日
西安市特色小镇总体规划(2018—2021年)
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区、镇,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蓬勃兴起。西安市自2017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以来,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特色小镇建设指导意见,明确重点产业类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特色小镇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市已开展两批特色小镇申报工作,共形成70余个申报对象,其中32个已列入首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是大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历史交汇期、黄金机遇期、任务叠加期。抢抓“一带一路”机遇,以建设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统筹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是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要求,实施追赶超越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创业创新、培育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赢得激烈区域竞争的关键。规划在深入分析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基础、发展机遇和问题挑战基础上,明确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思路及目标,提出10大类特色小镇分类发展和布局导向,并提出特色小镇体制机制创新建议。本规划作为引导和支持西安市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期限为2018—2021年,展望至2025年。
一、发展基础
西安市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西部中心,拥有重要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作为内陆地区,西安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在这一背景下,落实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力争为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一)特色小镇建设紧抓新时代西安发展要求。
1.特色小镇是西安经济转型创新的重要抓手,符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西安长期积累的非公经济发展不快、经济外向度不高、创新潜能释放不足等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逐步显现。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形成新时代西安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增长新动能、适应引领新常态的迫切要求。建设发展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特色小镇,有利于推动西安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西安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西安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2.特色小镇是省市共建大西安的重要抓手,符合国家推动西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协调战略。西安城市化进程走到今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大城市病”对新型城市化的负面影响逐渐加深,城市治理及多元共治有待进一步健全。抓住省市共建大西安带来的城市空间优化拓展及城市区域治理一体化重大机遇,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建设特色小镇,有利于推动城乡居民生活生产方式深刻变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人的城市化;有利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形态,推动城市多中心发展,全面提升大西安城市品位、形象和竞争力。对于西安市巩固提升中心城市地位,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崛起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3.特色小镇是西安强化要素集聚集约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重要抓手,符合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安市面临资源环境要素制约挑战,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趋势下,土地、水等基础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突出。同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加剧,恶性环境事件增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契合西安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建设“美丽西安”的要求。有利于推动产业、旅游、文化、社区等多种功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融合发展,在培育特色产业的同时,构建生态友好、风景优美的特色生态、人居、养生、休闲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4.特色小镇是西安建设内陆开放发展新高地的重要抓手,符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主动参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要求。西安是陕西自贸区建设的中心区域,这些年借助西安高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等开发区,已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和开放经验。西安市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内陆型开放发展新高地的同时,充分发挥在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提出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之都、着力建设全球硬科技之都、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之都、世界旅游时尚之都等宏伟目标。特色小镇建设较好承接西安市开放发展战略目标,有望通过构建一批项目落地的新地块、产业集聚的新平台、创业创新的新载体、宜居宜业的新社区,更加主动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交流合作,巩固提升西安硬科技、历史文化为主要支撑的开放发展竞争力。
5.特色小镇是西安应对消费崛起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201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9.51亿元,同比增长10.5%。“十三五”期末西安人均gdp有望超过1.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将持续加大,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医疗养老、教育科技等领域相对性滞后亟待破解。特色小镇定位于西安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市场升级、消费升级同步,从而更好满足和创造品质化、个性化、专业化新需求,全面适应引领城乡居民对品质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6.特色小镇是西安提升政府服务品质的先行区,符合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坚持企业主体、政府服务的高效运行机制,健全科学创建、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是特色小镇高质量、内涵式建设发展的根本动力,已成为全国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普遍共识。西安市紧抓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大机遇,推进特色小镇改革创新,有利于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积极有为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二)特色小镇建设全面发挥西安多元优势。
1.硬科技优势: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推动西安市特色小镇产业高端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硬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下一个风口。西安市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集聚,硬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举措》提出强化硬科技“八路军”产业招商,紧盯航空航天、光电芯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引进一批硬科技龙头和骨干企业,形成和拓展特色小镇“电子信息 ”“科技 ”“智能 ”等新兴增长点。
2.区域中心优势: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定位强化西安市特色小镇要素集聚。西安市地处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是重要的西部中心城市、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拥有重要的陆港、航空港,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西安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及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至2025年西安将成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中心枢纽之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居于全国城镇体系建设最高层级,进一步强化了西安市在全国的引领、辐射、集散功能,为特色小镇各类要素集聚和流动共享提供了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
3.历史文化优势: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升西安市特色小镇内在价值。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大、小雁塔、钟楼、鼓楼、明城墙、大明宫等文物古迹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在全国首屈一指。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特色小镇建设孕育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文化价值。
4.空间优势:大西安区划调整拓展西安市特色小镇用地供给。201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2017年省委省政府将西咸新区纳入西安市管理。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区,西咸新区区位优越、基础坚实、要素集聚、生态良好,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相当于西安市2017年建成区面积的1.48倍左右,凸显其在用地供需矛盾下的空间优势,为特色小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伴随“大西安”效应增强,区(县)一体化程度加深,西咸新区有望成为西安和咸阳融合发展先行区,进一步扩大特色小镇先行先试红利。
5.政策优势:大量平台及试点形成西安市特色小镇改革创新红利。“十三五”时期,西安在继续承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高新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效应的基础上,迎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历史机遇。陕西自贸区的获批设立,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国家级战略平台创建积极推进,高新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等一大批载体加快建设,赋予特色小镇建设更多自主创新、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发展氛围和发展机遇。
(三)特色小镇建设起步阶段面临若干问题。
目前,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已形成第一批32个创建对象,另有第二批正在积极申报之中。其中旅游文化和健康养生类数量较多,航空航天、先进制造、商贸物流等迅速崛起,信息经济、金融基金、科技创新等正在形成新的热点。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对于西安市加快产业集聚转型,促进扩大有效投资,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的作用正在加快显现。但是,从当前申报及创建对象实际状况分析,特色小镇之于西安市仍是新鲜事物,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1.各界认识尚未统一,概念内涵有待明确。全市特色小镇存在空间尺度过大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两大误区。一是将镇区作为特色小镇范围,包含大量商住、公建等用地。二是将远期甚至远景建设用地纳入特色小镇范围,圈地面积过大,造成土地浪费,违背特色小镇集聚集约发展导向。
2.开发建设刚刚起步,布局功能有待完善。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与生产、生态、生活功能融合的发展导向仍存在较大差距。多数特色小镇在融合文化功能方面仍是空白,金融基金、航空航天等类型的小镇政务服务仍然滞后,部分特色小镇对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建设特色塑造等方面不够重视,导致小镇内外无差别,小镇之间雷同化。
3.产业定位仍然偏低,高端引领有待加强。部分小镇产业高端谋划不够。存在项目简单拼凑、“捡到篮子就是菜”、守株待兔式接项目,或以房地产项目、“退二进三”项目为主要投资来源等问题。部分小镇产业主导未来发展研究不够。对产业发展路径及发展远景缺乏系统性研究,难以较好发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
4.多元主体缺乏统筹,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当前多数特色小镇运作管理方式尚不健全,政府对特色小镇规划指导存在缺位,政府和企业协调仍然不够。部分小镇由政府大包大揽,缺乏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财政难以支撑较高的投资要求,影响小镇开发建设计划,或流于形象工程、任务工程。政府主导、政企共管、企业主导等运作管理模式亟待建立。
5.同质竞争普遍存在,特色发展有待强化。因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目前全市航空航天、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类型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和过度开发。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定位不够鲜明,产业项目引进与特色产业定位不符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紧抓特色小镇建设发展重大契机,确立切合西安实际的发展理念,明确科学的战略思路,制定积极的发展目标,切实加快西安市特色小镇发展。
(一)发展理念。
——焦点在于科技创新。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谋求开放创新发展前景,落实《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推动西安市特色小镇产业类型选择与硬科技“八路军”相结合,推动特色小镇平台建设与推进众创载体建设相结合,推动特色小镇科技创新与硬科技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相结合,推动全球硬科技人才、资本、技术加快向西安特色小镇集聚,着力打造引领新经济发展的硬科技之都。
——热点在于军民融合。西安是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集聚全国航空航天及兵器1/3以上的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及生产力量。培育壮大军民深度融合产业,成为西安特色小镇的优势、潜力和希望所在。依托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一区两园四基地”[1]的总体布局,优化布局建设一批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信息经济、兵器制造等产业类型的军民融合特色小镇,打造西安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亮点在于历史文化。深刻认识西安历史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将巩固和厚植历史文化内涵及价值,作为西安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基础。引导特色小镇在历史人文传承基础上,重塑人文科技价值。对于旅游文化和历史经典类小镇,推动在传统和现代结合中体现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其他产业类小镇,推动在产业发展中滋养人文品质和科技实力,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融人文科技价值于特色产业的创意创新平台。
——重点在于构筑产业价值链。区别于西安过去以相同或相近产业在空间集聚的产业开发区(园区)形态,特色小镇是以创新为纽带、以产业价值链延伸为主体的全新空间组织形式。西安特色小镇建设应着眼于构建和延伸产业价值链,致力于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要素链、供应链有机融合,培育融文化创意、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体验应用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特色产业系统,不断拓展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创造新价值。
——难点在于取舍“职住平衡”。当前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存在一定房地产化倾向,相当数量小镇将居住功能等同于社区功能,而将关联度不大的居住区块纳入小镇范围,应予以高度关注。针对面积较小的小镇及制造业类小镇,不宜将居住空间列入创建与否的评判标准,这类小镇的“职住平衡”宜通过更大空间尺度、较长时间维度统筹解决。针对目前普遍将居住区与特色小镇社区功能混同的问题,研究细化对不同产业类型小镇社区功能界定和评判标准,更加突出孵化、创业、金融、商务、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功能。
——要点在于激发社会活力。着力应对西安市场化程度较沿海地区偏低的制约,将提升市场主体和居民在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中的热情、参与度与认可度,作为衡量西安特色小镇成败的标尺。坚持市场主体地位,按照市场需求,科学引导产业发展方向,顺应市场规律建立健全要素优化配置机制,推动社会投资扩大与产业转型、消费转型、城市转型相适应,真正发挥特色小镇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提升的引擎作用。
(二)发展要求。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落实“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发改规划〔2018〕1041号)精神,借鉴浙江特色小镇培育创建经验,以引导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严格遵循发展规律,围绕西安特色小镇十大产业类型,建立典型引路机制,培育挖掘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使其真正成为西安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引擎、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创业创新的新高地、城市功能的新载体、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特色发展,聚焦十大类产业。结合西安特色产业基础,把握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培育旅游文化、信息经济、商贸物流、金融基金、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健康养生、现代农业和历史经典10类特色产业。对接硬科技“八路军”[2]产业导向,突出信息经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和科技创新4类产业的发展重点。其中,信息经济类重点突出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先进制造类重点突出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科技创新类重点突出光电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
——集聚发展,明确小尺度空间。特色小镇的物理空间要集中连片,有清晰的界定规划范围和建设用地范围,结合西安实际分为城乡结合部和主城区内部两种空间类型。布局在城乡结合部的特色小镇规划,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用地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布局在主城区的特色小镇(含特色街区),规划用地面积应达到0.33平方公里以上,或者特色产业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
——融合发展,强化多功能复合。坚持“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根据每个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所有特色小镇原则上要按照3a级景区标准建设或改造提升,旅游文化类特色小镇原则上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或改造提升。注重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保障,强化功能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高效发展,推进高强度投资。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应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不含商业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三个区(县),以及金融基金、科技创新、旅游文化、健康养生、现代农业、历史经典等特色小镇可放宽至5年。改造提升类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应完成投资额10亿元以上(不含商业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投资)。
——创新发展,坚持市场化运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每个特色小镇应明确投资建设主体,单个特色小镇的详细规划由建设主体编制、报审和实施。各区(县)、开发区重点做好辖区内特色小镇规划布局、统筹协调、服务保障、文化挖掘、环境保护、统计监测,以及项目红线外的基础设施配套等工作,提升投资服务环境、生态宜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环境。创新特色小镇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宽进严定、激励先进、倒逼后进、淘汰落后的制度设计,构建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发展目标。
通过5年努力,特色小镇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明显提升,成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至2021年,全市分批培育和创建50—100个“产业特色鲜明、建筑风格独特、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创新、多种功能集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其中,10个左右特色小镇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2—3个特色小镇产业能级达到千亿级,6—8个特色小镇产业能级达到500亿级,10个以上特色小镇产业能级达到100亿级。
——类型多样。10种产业类型的特色小镇均有不同程度发展,满足多样化、特色化要求。旅游文化等基础较好的进一步提升质量,信息经济、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和科技创新4类与硬科技“八路军”产业密切相关类型的小镇数量加快增长,其他基础相对薄弱的小镇协调同步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类型结构。
——规模集聚。特色小镇内企业集聚率加快提升,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企业。特色小镇投资、产出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特色小镇布局与产业基础、区位特征等相适应,满足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创建类特色小镇5年累计完成总投资1500亿元以上,占全市同期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以上。
——滚动推进。建立健全特色小镇的创建、淘汰、授牌制度和年度考核评价体系,据实进行动态调整。结合特色小镇成长实际,每年通过部门联审和领导小组审定,确定新增创建类特色小镇20个左右。按照创建类特色小镇年度评估结果,实行奖励和淘汰动态管理。
——功能完善。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更加完备,与特色产业定位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特色小镇管理及运行机制创新突破,市场活力充分激发,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至2021年,全市特色小镇全年共吸引游客数量2000万人次,占全市同期国内外游客总数的10%以上。
(四)发展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和梯度推进结合。切实从全市整体出发,充分立足各区(县)比较优势,着眼长远、科学谋划,制定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在规划引领下推进各项建设。充分尊重发展规律,分阶段、分类型、分步骤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对培育条件尚不成熟的,纳入项目储备,及时开展前期研究。
——坚持增量扩张和存量提升结合。重点推进城乡结合部的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切实发挥对周边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人口及产业集聚,同时避免“画圈拼凑、项目不实”的问题。兼顾主城区内部特色小镇培育,增强其对城市功能提升的积极作用,加强城市内、外特色小镇分类指导。
——坚持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结合。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引进战略投资者,提升特色小镇投资质量和扩大投资规模,推动新兴产业“无中生有”。鼓励和支持本土企业、在外西商通过二次创业、回归创业等方式参与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结合国防科技工业资源,加快军工企业转制,支持引导军工知识产权科研成果及重大设备开放共享,增强特色小镇高端人才、科创、信息等服务支撑,推动本地产业增量转型。
——坚持争牌戴帽和落后淘汰结合。转变“先拿牌、后建设”的传统思路,引导建设主体紧扣小镇特色主动做好项目前期、项目实施等各项工作,确保小镇建设质量和进度。建立健全特色小镇创建制、期权激励制、追惩制等制度体系,形成宽进严定、分类分批、动态管理的竞争机制。
三、发展和布局导向
根据西安特色小镇发展现实基础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拟重点建设和发展以下10类产业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做好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安排。
(一)旅游文化类。
发展基础。旅游文化类是各地数量最多、建设积极性最高的特色小镇。国家首批127个特色小镇中定位旅游产业的有64个,占比50.4%;浙江省78个创建类特色小镇中定位旅游产业的有18个,占比23.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理念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对旅游文化等相关服务消费需求扩大、要求提高,更加注重旅游文化产品的个性化、专业化和品质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文化特色小镇以有别于旅游景区的形态应运而生。西安市旅游及文化资源优势十分突出,但旅游文化有效供给却相对滞后。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加快建设一批旅游文化特色小镇,不断适应、满足和创造旅游文化及相关领域市场需求,是西安特色小镇的特色、优势和潜力所在。
发展导向。以长远眼光推进全域旅游格局下的旅游文化类特色小镇建设,依托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特色资源,着重建设两类旅游文化类特色小镇。一是主要面向中远途游客市场,通过深度挖掘汉唐、先秦、佛教、红色文化等独具西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化、国际化的旅游文化特色小镇。二是主要面向本地和周边养生养老市场,借力自然山水创新养生养老产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医养结合”、“旅居结合”机构,打造品质化、专业化的养生养老特色小镇。树立“旅游 ”理念,促进旅游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强化住宿、餐饮、休闲等经营主体集聚,加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文化类小镇供给水平。
布局导向。旅游文化类特色小镇形式多样,主要依托现有及潜在的旅游文化资源布局。重点加快秦腔、书法、丝路艺术、音乐、影视等旅游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同时,旅游类小镇可结合皇城文化商贸、曲江文化旅游、浐灞国际会议等13大旅游集聚区布局。文化类小镇可结合遗址及文化街区保护改造、文化商业及创意基地建设布局。着力打造一批历史文化、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会展旅游、丝绸之路特色小镇。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开发建设时,应充分尊重历史文化遗存原真性,避免盲目拆迁,力争修旧如旧,保护和再现历史空间尺度及其特色风貌。
(二)信息经济类。
发展基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信息经济总规模相当于第五大经济体。2016年,20国集团信息经济总规模达5万亿美元左右,中国达到8520亿美元,占gdp6.9%,位居全球第3位。预计未来5年,20国集团信息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8%。顺应这一趋势,西安市很有必要建设一批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为经济增长寻求新动力的同时,抢占全球信息经济市场份额。
发展导向。积极顺应西安市电子商务等信息经济领域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培育引进信息龙头企业,引导信息互联网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集聚,从四个方面推进信息经济领域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一是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机械产品中;二是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三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四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等平台服务、分享服务、体验服务。
布局导向。信息经济类特色小镇布局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布局在信息基础设施完善、科研力量集中、信息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区域,为信息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二是布局在交通便利、服务完善、文娱丰富、环境优美的区域,为信息人才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结合西安实际,与西安软件新城、西安高新区通信产业园、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等集中布局。同时,在空天地海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中,统筹谋划信息经济特色小镇。
(三)商贸物流类。
发展基础。近年来,西安市抢抓“一带一路”和中国(陕西)自贸区建设发展战略机遇,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枢纽和“一带一路”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加强区域集散中转效率,促进相关产业与专业物流体系建设融合联动发展,物流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快速壮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全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28亿元,较上年增长14.7%,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9.7%,为培育建设商贸物流类特色小镇创造良好条件。
发展导向。以集聚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企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功能。在优化整合仓储、运输、货代、配送、加工等传统服务的同时,拓展保税物流、仓单质押、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服务,打造成为集信息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价格中心功能为一体的商贸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布局导向。商贸物流类特色小镇应结合“二港五园十中心”物流核心架构进行项目布局。鼓励支持国际港务区现代物流园、临潼现代物流园、沣东综合物流园、长安引镇物流园、鄠邑秦渡物流园、泾河新城物流园等向商贸物流特色小镇转型提升。
(四)金融基金类。
发展基础。金融基金小镇形成和发展有赖于资本和科技两大要素的支撑。西安市现有条件完全可以较好满足这类小镇建设发展需要。近年来西安市金融业增长较快,2017年西安金融业增加值达到817.88亿元,居副省级城市第7位;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两万亿,成为第7个本外币和人民币存款余额双双突破两万亿的副省级城市。金融业已成为西安市新的支柱产业。同时,科技创新要素集聚优势突出,为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发展导向。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能源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领域。整合行业相关券商投行、金融机构、律所等优质资源,创新金融服务功能,打造金融服务超市,为项目方与资金方搭建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各类型企业提供融资、上市等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服务及产业链资源的支持。同时,规范和加强互联网在金融领域创新发展,推动线上与线下、工作和生活有机融合。
布局导向。金融小镇包含金融特色街区,既可以结合西安金融商务区、西安高新科技金融服务示范园区和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范园区形成的全市金融产业“一区两园”布局;也可以依托浐灞等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需求集中、经济增长较快、人才资源丰富等区域,通过打造生态、古迹、自然、文化、产业融合的创业创新、宜居宜业环境,吸引金融基金高端要素集聚形成特色小镇,促进金融基金服务与需求有机结合。
(五)先进制造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持续深入实施工业突破战略,初步形成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特色优势。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61.77亿元,同比增长5.8%;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9.2%和24.8%。制造类特色小镇的加快建设,有望进一步释放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潜力。
发展导向。紧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结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中国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质量研究院建设,加快建设若干创新型、智能化、体验式的先进制造特色小镇,争取在制造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能源低碳化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1] 一区两园四基地,即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经开区军民融合装备制造园,以及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2] 根据《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市政办发〔2017〕99号),强化硬科技“八路军”产业招商,具体包含航空航天、光电芯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8大产业集群。
布局导向。先进制造业小镇布局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结合先进制造业集群,如渭北工业大走廊。二是具有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引领,即结合“八路军”企业招引和项目落地布局建设特色小镇。三是具有生产性服务支撑,应对制造业产业文化、金融保险、会议展览、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共性需求,引导相关生产性服务企业在特色小镇集聚发展,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揽子配套服务。
(六)航空航天类。
发展基础。航空航天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发挥航空、航天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优势,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的新亮点。西安市拥有全国唯一的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航空产业方面,围绕航空制造和航空服务,构建涵盖整机制造、发动机研制、零部件加工、航空材料、航空维修与改装、试飞试验等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航天产业依托航天科技、科研机构,推动以航天运载动力、卫星测绘、北斗导航、授时、通信及位置服务为主业的卫星应用产业整体发展。多元高端要素集聚,造就西安市航空航天特色小镇的先发优势。
发展导向。紧密结合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提升拓展航空航天产业链、引领国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重点在飞机设计制造、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航天运载系统、卫星应用等领域加快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化,推进航空航天类特色小镇建设。依托一批优势企业,建设集飞机制造、机场建设及管理、通航运营、航校培训、飞行服务站建设等完整产业链的通航小镇,并积极向空运、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智能化物流网络体系延伸。
布局导向。一是结合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经开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航空产业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兵器工业基地建设,布局航空航天类特色小镇。二是谋划陕西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等军民融合平台,努力创建成为航空航天等类型的特色小镇。
(七)科技创新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是全国十大创新城市,具有很强的科技实力。技术成果交易额、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至2017年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8%,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基地等各类创业载体近378家。丰富的教育资源、充足的人才储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为西安市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领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发展导向。紧扣硬科技“八路军”产业导向,以光电芯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为重点,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行业科技创新配套为拓展,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政策扶持为支撑,建设集技术检测与推广、工程研究与实验、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大力发展技术转移、研发设计、检测检验、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技服务产业集群。
布局导向。围绕“一带一路”科技服务业布局优化特色小镇选址布局,把科技创新服务与本地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西安科学园、西安交通大学西部科技创新港等重点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类小镇。同时,谋划布局以下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文化科技创业城、交大科技园、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高新区孵化器产业集群及技术转移聚集区、经开区服务外包产业园、西安软件新城软件研发基地、西安光机所光电产业园、柔性电子研究院、丝绸之路创新设计研究院等。
(八)健康养生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具有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生态资源、自然山水、产业集群等综合优势。近年来,西安围绕打造西北地区健康服务中心,加快建设西咸新区大健康新城产业园,引进实施奥体中心等一批健康类大企业、大项目,有力推动了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健康养生特色小镇发展良好机遇。
发展导向。鼓励发展中医医疗保健、养生康复、休闲健身、心理健康、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健康咨询服务、营养保健指导和健身美容等健康服务业,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推进家庭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家庭服务网络,推动家庭服务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积极开展智慧健康服务,重点发展提高社区群众身体健康品质的智慧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健康检测系统、健康云服务平台等。
布局导向。健康医药及健康人居等产业类型的小镇,重点布局在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浐灞丝路健康产业园等地;生态养生养老等产业类型的小镇,在渭河两岸布局建设。
(九)现代农业类。
发展基础。随着老龄化、乡村游、亲子教育、绿色农业、生态文明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设发展优质农业资源的农业类特色小镇,将成为下一个新风口。西安优质农业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户县葡萄、灞桥樱桃、蓝田核桃、阎良甜瓜等农业区域品牌,完全可以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提升农业内涵和价值。
发展导向。借鉴杨凌示范区五泉镇高效农业特色小镇、北京通州区西集镇农业田园休闲小镇等经验,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类型多样的农业特色小镇,积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拓展老龄和亲子两大目标市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开发休闲观光、旅游采摘、农耕体验、科普教育、农商直供、加工体验等。依托园区,创建集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便利化服务网络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实现产区变景区,田间变公园,产品变礼品。
布局导向。结合西安市都市农业“一区、三带、七板块”布局。小镇选址布局应兼顾三个因素,一是区位与城市较近,单次车程宜2小时之内;二是基础设施与城市差距较小;三是具备休闲度假服务配套设施。
(十)历史经典类。
发展基础。西安市历史经典类特色小镇迎来加快发展和转型的良好外部环境。中国经济正在从出口和投资为主,向消费主导增长的格局转变。这一背景下,居民消费升级,对个性化、品质型、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扩大,形成西安市历史经典类产品销售的市场机遇,为这一类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发展导向。以“三品 融合”战略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及其特色小镇发展。一是品牌战略。建立健全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体系,构建强大品牌竞争力。二是品质战略。健全科学生产及管理体系,以现代化的生产工艺、管理营销手段,把控历史经典产品的品质。三是品味战略。在传承历史经典产品的艺术欣赏性的同时,赋予其实用价值,推动高端小众消费品向大众消费品拓展,促进市场整体品味提升。四是融合战略。推动历史经典产业与种植业、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探索和形成“历史经典产业 ”发展路径,增强乘数效应。
布局导向。一般遵循三个布局原则。一是历史经典产业发展脉络清新可循。二是历史经典产业的文化内涵突出。如特色鲜明的茶叶文化、关中民俗文化、丝路文化等。三是规划建设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历史与传统。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总体布局。
依托全市特色小镇申报及创建对象布局,结合全市资源分布、产业分布、基础设施分布情况,构建形成特色小镇“一区三圈”总体布局。
1.西北生态养生小镇潜力区。以西咸新区为支撑的西北区域,具有较大的空间优势,有望通过重大项目引进,打造一批前景看好的特色小镇。
2.东北航空主题小镇集聚圈。依托东北部用地空间相对充足,航空产业初具规模的发展条件,重点布局建设航空航天,以及相关科技创新类型的特色小镇。
3.中部高端特色小镇集聚圈。中部地区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整体较好,具有特色小镇发展的人才、资本、信息、交通等多元高端要素集聚优势,未来可发展信息经济、金融基金、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等多元化特色小镇。
4.西部科技创新小镇集聚圈。以西咸新区为重点的西部区域,目前已经集聚了如西工大翱翔小镇、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硬科技小镇等一批科技创新类小镇,凸显其在技术领域发展的特色优势,未来有望进一步发展科技及其相关的信息、商贸、金融等类型特色小镇。
(二)完善五大功能。
1.建设开放式“小镇客厅”。突出规划展示、参观接待、商务会议等功能,通过led显示屏、数字沙盘以及高科技的声、光、画等多种形式,构建视听感全方位展示小镇形象的“小镇客厅”。鼓励引导各建设主体积极采用沙盘展示、模型展示、视频展示等多种方式,全景式展示特色小镇的特色亮点、规划布局、管理服务、入驻主体、功能平台等内容。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增强小镇客厅各项功能的互动性,营造亲临“第一现场”的直观感受。
2.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支持特色小镇围绕特色产业,加快构建一批专业化、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支持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程等新型孵化模式。推广校企合作经验,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加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公共创新平台、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引进一批产权清晰的新型科研机构,创建科技企业孵化(众创空间)国家示范基地。继续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中布局一批重点企业研究院。
3.加强景区化服务管理。推动旅游与现代农业融合,拓展住民宿、干农活、品农家菜、赏农业景观等新业态。推动旅游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生产、消费、旅游功能于一体的作坊式工业体验新业态。推动旅游与其他服务业融合,提升健康养生、信息经济、商贸物流、金融基金、科技创新、航空航天等特色小镇的知名度,集聚人气财气。推动旅游配套建设与治霾、治水、治山、治脏、增绿等刚性工作结合,通过旧厂房改造、旧村整治、美化绿化洁化等工作,构建形成优良的旅游整体环境。
4.完善贴身式社区服务。充分结合小镇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口为主的特征,强化有效服务供给。一是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按照“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为特色小镇内企业和个人提供税务、工商、社会保障等便利化服务。二是构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国际接轨的教育、医疗机构入驻。三是搭建高端群体交流平台,引进行业资源丰富的第三方机构,组织专业沙龙、论坛、峰会等高级别专业化活动。
5.推进标准化基础设施提升。不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项目实施。推进特色小镇无线wifi全覆盖,在人流密集的办公、酒店等地点,配置信息互动设施及微信二维码,提供丰富的服务资讯。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在道路、绿地、广场、建筑物建设各环节完善给排水配套设施,健全水循环系统,提高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能力。根据《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提出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的目标,鼓励有条件的特色小镇开展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推进绿色智慧新型城市建设。
(三)推进创建工作。
1.加强组织管理和宣传引导。市特色小镇办会同市国土、规划、环保、建设、财政及产业主管部门,对特色小镇进行规划建设的前期辅导、协调指导、日常督查,对符合相关规划或具有很好发展前景的特色小镇在审批和服务上给予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加强对辖区内特色小镇规划、申报、创建等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要参照市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职能、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形成市、区(县)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小镇实现微信公众号全覆盖。每季度举办特色小镇镇长论坛。开展小镇重大项目推介,结合重大赛事节庆活动,举办特色小镇专题推介暨招商引资会。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加大对特色小镇建设的宣传力度,及时对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认真总结和归纳提炼,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规范申报和审核创建。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要做好特色小镇示范点规划编制、评审与特色小镇储备工作。各区县及有条件的开发区应依据本规划,研究编制当地特色小镇分区规划。组织条件成熟的特色小镇,编制特色小镇创建方案和概念规划,明确四至范围和产业定位、落实投资主体和投资项目、分解三年(或五年)建设计划。各级发改部门对特色小镇名称进行审核。
建立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及培育制度。原则上每年1次,对符合基本条件的特色小镇按照申报、审核、公布的流程,择优列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类名单。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负责对辖区内特色小镇按成熟度排序上报;市特色小镇办负责初审并提出考察名单;各主要部门及相关专家负责特色小镇考察、复审,提出创建类建议名单,经市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公布。
3.强化考核评估和动态调整。由市特色小镇办会同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研究建立统计指标监测体系和统计调查制度,采取季度通报和年度考核的办法,对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对象开展统一监测。根据西安特色小镇发展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动态调整年度考核体系,切实促进西安特色小镇建设。坚持“宽进严定、动态管理、验收命名”的制度,分批公布市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和培育名单。依据特色小镇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先进授牌、落后淘汰;建立差别化奖惩机制,分类型、分批次开展年度优秀特色小镇评选。
4.严格制定标准及命名验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西安市特色小镇评定规范》,建立特色小镇验收命名评价内容及标准,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对全市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开展统一监测,对符合命名标准的小镇,通过验收并予以命名。申请对象根据《规范》开展自评并向特色小镇办提交验收命名申请。由市特色小镇办委托第三方开展申报数据审核验收,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实地踏勘、综合打分、讨论后形成验收报告,报市特色小镇办。市特色小镇办会议审核后,由市政府最终审定市级特色小镇命名。市级特色小镇命名验收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
五、创新体制机制
(一)创新招商引资机制。
1.制定招商引资导向目录。根据十类特色小镇发展导向,制定特色小镇招商引资导向目录。强化目标企业管理,着力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引导各行业龙头企业向相应特色小镇集聚。明确特色小镇招商准入门槛,严格把关避免不符合产业定位及发展要求的企业入镇。
2.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改变过去的单个项目招商为特色小镇招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已入驻企业等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灵活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强化二次招商,积极配合开发主体做好业态培育和引进。加大推介力度,委托高水平专业策划咨询机构,对特色小镇进行整体包装,组织专门人员赴各地,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积极拓展发挥网络传播对扩大招商的作用。
3.优化招商引资服务。建立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充分调动各部门招商引资积极性。简化企业入镇程序,对入镇企业提供手续代办等一站式服务。新引进的符合十类特色小镇的项目,优先布局到相应特色小镇,同等条件优先享受市级相关招商政策。对创建类、培育类特色小镇内的建设项目,按市级重点项目管理,享受市级重点项目优惠政策。
(二)创新投融资机制。
1.推广“政府 企业”的投资运营模式。发挥政府协调力较强,以及龙头企业资本实力雄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密切、市场嗅觉灵敏等组合优势,合作推进小镇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运营管理等各项工作。鼓励采用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开展小镇项目建设,明确责任主体,优化整体方案,加强各环节衔接,提高投资效益。积极争取将特色小镇内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储备库,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支持。
2.建立特色小镇ppp项目库。建立健全市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支持特色小镇建设主体采取bot等多种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相关政策同等适用于外资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
3.建立特色小镇与金融资本对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小镇提供针对性、便利化的金融信贷支持。支持金融、基金、投资、担保类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进入金融基金类小镇。鼓励特色小镇内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及债券发行等方式融资。在西安合作发展基金下设立首期规模为50亿元的特色小镇专项子基金,对纳入创建及培育名单的特色小镇建设,专项子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或股债结合的方式予以支持。
4.鼓励特色小镇项目境外直接融资。鼓励特色小镇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境融资和本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建立特色小镇重点项目与世界银行、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重点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工作机制。
(三)创新要素保障机制。
1.健全用地保障机制。加快推进“三规融合”,充分考虑特色小镇用地需要,适时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符合土地年度储备计划的特色小镇用地优先列入土地供应计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按特色小镇级别予以不同程度倾斜。按照集约节约要求,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塬地、缓坡等布局建设特色小镇,实行动态监测和动态供地。建立特色小镇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
2.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统筹现有产业类专项资金,利用好西安合作发展基金下设立的特色小镇专项子基金,优先支持区县、开发区特色小镇配套设施建设。对列入全市特色小镇重点创建和培育名单的,给予一定的项目前期策划和规划编制费补贴。市级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税收收入市、区(县、开发区)两级留成部分,前3年100%、后2年50%用于支持特色小镇建设。
3.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树立人才是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特色小镇创业、创新、就业的,可优先享受人才引进和创业创新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特色小镇亟需的领军人才、特殊人才,实行“一人一议”“一人一策”。加强特色小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小镇“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四)创新管理服务体制。
1.构建包容创新的特色小镇创建氛围。按照特色小镇“培育新产业、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业态”的要求,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发展,放宽相关市场准入标准。对特色小镇内新模式发展成为新业态的,工商税务部门应研究支持政策。加强动态监管,对小镇内新产业、新业态监管由前置审批转变为信用监管、弹性监管和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服务的部门协同监管。支持培育类小镇升格为创建类,消除新兴培育类小镇“警告、降级”顾虑。
2.切实发挥特色小镇工作考核评价作用,加强对特色小镇规划、申报、创建等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定期开展特色小镇规划进展情况督促检查,重点对规划开发空间、投资、游客规模等开展季度通报和年度考核。
3.创新特色小镇审批和服务机制。研究制定专门面向特色小镇的高效审批政策,简化企业入镇程序,提供最多跑一次、手续代办等一站式服务。简化特色小镇环评、能评程序,尽早编制并通过方案评审。对符合相关规划或具有较好前景的小镇在审批和服务上给予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4.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小镇管理服务。广泛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知名专业化服务商开展小镇建设、运营和管理,引入专业公司提供市场化的孵化平台、检测检验服务、公共技术服务、招商引资服务等,推动产业发展。
六、分批试点
按照“分批创建、滚动推进”和“谋划一批、创建一批、建成一批”的要求,立足全市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本着发挥西安市比较优势,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兼顾区县产业代表性和区县均衡性的原则,科学遴选特色小镇培育试点对象。
(一)积极开展首批特色小镇试点。
选择确定32家市级首批创建类特色小镇,明确其功能定位及近期建设任务。
第一批市级创建类特色小镇类型选择和地区分布大体均衡。按类型分,旅游文化、科技创新和健康养生三类小镇数量居前3位,分别为8个、5个和4个,分别占首批创建总数的25%、15.6%和12.5%。按地区数量分析,西咸新区最多,为4个;碑林区等9区县为2个;新城区等10区县均为1个。
(二)今后特色小镇遴选的原则。
在积极推进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基础上,持续分批开展特色小镇遴选和培育工作,应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
一是充分立足各地发展实际。把握好特色小镇总量,按照严格标准、宁缺勿滥的要求,根据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特色小镇申报情况,结合各地基础优势,推进择优试点。
二是紧盯全球硬科技之都定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航天、信息、交通、数字、智慧等领域培育特色小镇。
三是创新历史人文资源利用。进一步深入挖掘西安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历史文化产品。
四是预留发展空间。对一些确实看得准的特色小镇预留一定发展空间,在当前选址时多加关注。
————————————————————
[1] 一区两园四基地,即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园、经开区军民融合装备制造园,以及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2] 根据《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市政办发〔2017〕99号),强化硬科技“八路军”产业招商,具体包含航空航天、光电芯片、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8大产业集群。